上海艾潍亲源
服务热线 :400-788-3139

上海首允许外籍人才领衔政府科研 支持外商投资科创

浏览:12154 来源: 时间:2021-04-13
允许持有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体现了中国建设科创中心过程中不断扩大开放的姿态。

【侨报记者萨萨3月21日报道】20日,上海发布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相关文件。这份文件首次提及允许外籍人才承担政府科技项目,并支持外商投资研发中心。评论指出,该文件体现出中国在科创方面不断扩大开放的姿态。

信泰科创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工人与德籍专家正在组装调试新研制的高端数控机床。(图片:中新社)

允许外籍人才承担政府科研项目

20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25项改革任务和举措,称要为科研人员放权赋能。

《意见》共提出六个方面25项重要改革任务和举措,包括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构建完善主体多元、开放协同的科研力量布局和研发体系;激发广大科技创新人才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建多层次多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等。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上海就发布了《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该文件破解机制障碍、并在多方面为创新“减负”。

《侨报》记者梳理该《意见》全文发现,此次上海科改重点在于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同时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引进外籍科创人才。

文件提出,“支持持有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在沪创新创业,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并允许持有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牵头承担政府科研项目。”

此前2018年2月27日,北京发布《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其中也提到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允许持有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才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体现了中国建设科创中心过程中不断扩大开放的姿态。

支持外商投资研发中心

这份文件同时还提及,支持外商在上海投资企业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转型升级成为全球性研发中心。

而对于创新资源全球配置方面起关键节点作用的外资全球研发中心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上海将给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等政策支持,并支持外资机构参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等建设,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承担政府科研项目。

事实上,在2000年,中国商务部就曾发文允许外商投资设立研发公司,但相应的需要遵循一些要求。而这次上海政府主要强调支持外商投资科创中心,有评论认为是表达了政府对科创方面的支持决心。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表示,近年来上海科技创新实力稳步增强,但缺乏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以及标志性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而针对这一短板,上海将加快培育国家实验室、高水平创新机构等承接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