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艾潍亲源
服务热线 :400-788-3139

基因编辑:天使还是魔鬼?

浏览:9499 来源: 时间:2021-04-02
基因编辑所涉及的技术可能会治愈包括抑郁症和艾滋病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但它却也让人担心会给人类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侨报网综合报道】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在中国后,各界在痛批始作俑者贺建奎的同时,也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基因编辑上。基因编辑技术,或者更确切地说,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简称“CRISPR”),其基本原理来自细菌对抗病毒的一种机制。它所涉及的技术可能会治愈包括抑郁症和艾滋病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但它却也让人担心会给人类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能为人类治愈疾病带来希望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当年12月5日发表的一篇社论中指出,华盛顿峰会的参与者中有当年推动过阿西洛玛会议的人士,希望他们能够“吸取历史的经验”。

1975年,超过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生物学家在加州阿西洛玛(Asilomar)召开了一项会议,围绕DNA重组技术的生物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当时,DNA重组技术刚刚兴起,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两个不同物种的DNA连接起来,通过这一手段,可以把哺乳动物中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细菌内,利用细菌快速繁殖的特点,生产提取丰富的胰岛素。

然而,该技术也可以将其他物种的基因引入哺乳动物甚至是人类细胞中,这一可能性引发了科学界对于人工改造人类遗传基因的担忧。通过阿西洛玛会议,科学家们确立了重组DNA实验研究的指导方针,同时就一些暂缓或严令禁止的实验达成共识。

如今,基因工程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自2012年CRISPR技术被阐明后,科学家已陆续运用该技术为人类健康与疾病治疗领域带来了诸多福音。

实验证明,使用CRISPR技术敲除感染动物细胞的乙肝病毒内的致病基因,可有效地杀死乙肝病毒,为彻底治疗乙肝带来了希望。细菌的抗药性是人类对抗细菌过程中难以突破的屏障,然而使用CRISPR技术敲除赋予细菌抗药性的基因,能大大提高抗生素的效用。

CRISPR技术的发现者之一、法国微生物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认为“发现来得有点突然”。同时,她也没有预料到这项技术会引起巨大的争议。

一旦脱靶,“绿巨人”将成真?

《绿巨人》的主人公浩克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一次意外中受到了被自己制造出的伽玛炸弹的放射线大量辐射,身体产生异变,后来,每当他情绪激动心跳加速的时候就会变成名为浩克的绿色怪物。由于变身后往往不受控制,伤害他人。为了不伤害自己周围的人,浩克游走于世界各地寻找控制愤怒的方法,即便如此他也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他成为警方与有关单位追捕的对象。

“优生学”背后的风险

微信公号“理想国Imaginist”指出,其实,一直以来优生学是悬在整个基因学之上的幽灵——它意味着,只专门生育有着优选的遗传特征的人类。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家支持的优生学计划曾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些支持的人群不限于右翼的激进分子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还因此通过了优生学的法律,允许国家强制性对低能者绝育,而鼓励拥有优秀品质的人尽可能地多生养。希特勒的优生政策——灭绝整个民族和在劣等人身上进行医学实验——曝光后,优生学运动在美国被禁止了。自那以后,欧洲大陆被灌输了反对优生学死灰复燃的理念,任何形式的基因研究都不再受到待见。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